Knowledg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核心提示:微生物學家發現,即使是從未接觸過抗生素的奶牛,其糞便也會使細菌的耐藥性增強。抗生素剛問世時,養殖場對它的使用完全不加以選擇,比如往雞飼料中添加鏈霉素(streptomycin)促進雞的生長,或者給豬吃一點兒讓其長得更胖。
2016年09月23日訊 微生物學家發現,即使是從未接觸過抗生素的奶牛,其糞便也會使細菌的耐藥性增強。抗生素剛問世時,養殖場對它的使用完全不加以選擇,比如往雞飼料中添加鏈霉素(streptomycin)促進雞的生長,或者給豬吃一點兒讓其長得更胖。現在,科學家知道,對家畜過量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孕育”耐藥細菌,對人類健康十分危險。在眾多關于應采取何種控制措施的討論中,探究耐藥細菌如何演變并如何進入人體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
喬·漢德爾斯曼(Jo Handelsman)就從事這項研究,用她的話說,就是追蹤“從牲口棚到餐桌”的過程。她是一名微生物學家,目前擔任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的副主任,正在研究奶牛。奶牛是經常服用抗生素的一種家畜,產生的糞便可以用做莊稼的肥料。除了營養之外,這些散發“迷人香氣”的肥料很可能還帶有耐藥菌。這是個大問題,因為微生物可能會和莊稼接觸,而這些莊稼隨后會被送到超市,有時甚至是被我們直接生食。
2013年,為了弄清楚耐藥菌究竟如何得以存活,漢德爾斯曼和她在耶魯大學的同事向實驗田中加入了來自附近一家農場的糞肥。其中的肥料全部源自沒有接觸過抗生素的奶牛。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盡管奶牛完全沒有接觸過抗生素,但當加入天然糞肥后,土壤中攜帶耐藥基因的細菌比施加人工合成氮肥時明顯增多。研究小組把該成果發表在2014年10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先前的研究已經發現,服用過抗生素的豬的糞便含有耐藥菌,包括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但牛糞的結果卻表明,除了對家畜使用抗生素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增強細菌的耐藥性--糞肥自身就可能促進耐藥菌的繁殖。
然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蘭斯·普賴斯(Lance Price,他并沒有參與此項研究)表示,該項研究結果并不是說,耐藥菌已經無處不在了。耐藥菌的傳播和擴散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他說道,“我們可以控制它。有明顯證據表明,如果關掉抗生素這個‘閥門’,我們就能戰勝耐藥菌。”
接下來,在“從牲口棚到餐桌”的研究中,漢德爾斯曼將檢測生長于添加了奶牛糞肥的土壤的小蘿卜,看它們是否會通過維管系統(貫穿于整個植株,與體內物質的運輸、支持和鞏固植物體有關的組織系統),從細菌中獲得耐藥性基因。她說,“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農作物可以獲得這些細菌,但這種可能性將是非常有趣的。”